《郑州财经学院》  
上一期    下一期

瞻仰毛主席铜像 走向圣地“中南海”

   期次:第173期      


枣园毛泽东旧居


延安革命纪念馆毛主席铜像前合影



  4月12日,革命圣地延安下起了细密的小雨,延安城在淅沥春雨中显得更加巍峨壮美。
  我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延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继续进行中。
  上午9点,学员们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纪念馆规模宏伟,馆前广场平坦开阔,正中巍然耸立毛泽东青铜像,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名为“高瞻远瞩”。
  我校学员首先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党委书记李国强、副书记董学力整理花篮上的缎带,并带领大家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
  随后,大家来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通过观看生动的文字介绍、大量沧桑的历史照片和真实宝贵的文物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延安革命的光辉业绩。
  面对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幕幕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学员们久久肃立,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和自力更生的高昂革命斗志。
  参观完革命纪念馆,学员们来到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枣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又被称为“革命年代的中南海”,这里绿植繁茂、繁花锦簇,整个园区秀丽幽雅。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在园内修建了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小礼堂和中央办公厅行政处、作战研究室和中央机要局。中央领导人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培训部部长刘金锋教授为大家进行了现场教学《窑洞里的马列主义》。刘教授深情讲述了毛泽东延安13年,在破旧简陋的土窑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专心著述,完成从一位卓越军事家向成熟理论家转变的革命历史。当他讲到5月的延安,夜里还是春寒侵骨,在凤凰山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为尽快完成 《论持久战》,不分昼夜撰写,棉鞋被炭火烧焦而不觉,终于用了九天八夜完成了这篇五万多字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还有毛主席伏案写作时,案边放个生铁条,当写到手指发热时,就手握铁条降温。学员们听到这里,震撼触动,看到了毛主席那一篇篇划时代的宏伟巨著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主席伏案书写的伟大身影深深印在大家心中。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历时5天,学员们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精髓及当代价值。
  在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满怀深情表达了自己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体会和决心,认为延安之行是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通过学习,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艰苦奋斗意识进一步强化、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在今后的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为实现学校的更好更快发展继续奋斗。

郑州财经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295次访问,全刊已有1641757次访问